月訓 – 禮貌
 

各位同學、家長、大家好!很高興與同學分享本月的月訓 – 禮貌,我們的國家 – 中國,素有「禮義之邦」的稱號,身為國民的一份子,我們有否將這稱號發揚光大呢? 近日閱讀一份由一位中四學生 – 陳勵榕寫的文章,標題是《香港人有禮貌嗎?》請按此閱讀原文,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。

文章開始,提醒我們香港是國際都會,我們有責任為香港塑造良好的形象,但可惜作者經常目睹一些不禮貌的行為。她寫到:「廢紙箱裏的垃圾比馬路、行人路上的還要少﹗….. 在旺角街頭,不難聽見年輕一輩的以粗言穢語高談闊論,製造噪音污染,忽略旁人的感受,這亦算是不禮貌。圖書館供借用的書籍是公物;有很多學生在參考書中寫滿了註釋、符號等,漠視帶給別人的不便。…. 地鐵月台上何解會有秩序督導員駐守?皆因香港人不自律地爭先恐後,每人也趕時間,每人也想找個座位,便把禮貌拋諸腦後。…. 香港人大多沒禮貌這「血統」是有「遺傳」的。」

看到這裡,真令我感到有點失望,而且很擔心,同學們,文中所提及的人是不是你呢? 真心希望主角不是你。我們在學校接受教育,就是要成為「有教養」的人,「禮貌」是最基本的一環,正如我們刻意每天在同學們進入校門時,要求要有禮貌地打招乎,風紀們為同學檢查手冊後,同學們要有禮貌地道謝,我們就是希望每天第一件事,就提醒同學「以禮待人」。

從開學至今已一個多月,風紀同學已習慣要求同學有禮貌地道謝,大部份同學也開始培養說「Good morning」及「Thank you」的習慣,這是可喜的,但我想再提醒同學,不論是打招乎,還是道謝,請緊記要有誠意地衷心說出來,接受的人自會感到一陣暖意,正如上文與同學分享的文章,作者寫到:「我們更有責任自我尊重,成為一個有內涵、有教養的人。」

此外,我想再提醒,除了進校門的時間,日常在校內也要培養有禮貌地打招乎的習慣,而且不單是校內老師和同學。記得上月初一位友校校長到訪,我帶他參觀學校時在樓梯間遇見同學,該位同學很有禮貌地向我打招乎後匆匆就走了,可能他不知如何與嘉賓打招乎,同學們,即使是你不認識的人,來到學校就是我們的嘉賓,你只要說聲「嘉賓,早安」便可以。我衷心希望日後在校園、在社區的每一角落,遇見的都是我校培育的「滿有教養的同學」。